比银河系大20倍!中国天眼发现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使用“中国天眼”,由中国科学院国度天文台研究员徐聪向导的国际团队创造了一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10月19日,该结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宣布。
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起源都离不开原子气体。中国天眼是当今世界口径最大、敏捷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所拥有的超高敏捷度,可以大约探测到远离星系中心的极其稀薄的弥散原子气体所收回的暗弱辐射。科研团队选中了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期望突破以往的观察极限。
在天文观察中,噪音的呈现在所难免。科研人员不停革新、提高“中国天眼”的敏捷度并压制噪音,终于在2021年10月将其敏捷度调试到空前的极限,乐成观察到“斯蒂芬五重星系”周围极稀薄的气体。让科研团队受惊的是,这些气体延展到了星系外200万光年的中央,是有史以来天文观察到的宇宙中最大原子气体结构,“中国天眼”也成为唯一一个能探测到如此稀薄气体的望远镜。
本次研究结果展现了在远离该星系群中心的外围空间,存在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这些气体结构的形成很大约与该星系早期形成时,星系间相互作用的汗青有关,已经存在了约莫十亿年。徐聪先容,本次结果预示着宇宙中大约存在更多这样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并对研究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提出了挑战,现有理论很难明释为什么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这些稀薄的原子气体仍没有被宇宙空间中的紫外配景辐射电离。“中国天眼”的运行,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翻开了一个崭新窗口,后续可以使用本次观察效果,对宇宙紫外配景辐射提出新的极限。
更多报道:中国天眼创造宇宙中最大原子气体系统 比银河系大20倍(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人类眼中,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已经十分众多,人类探测器至今还无法飞出太阳系,但在宇宙视角下,太阳系只不外是银河系中微不敷道的一粒灰尘,比银河系还要大20倍的原子气体系统又会是怎样的存在?中国天眼(FAST)最新就在宇宙中创造了这样的存在。
中国科学院国度天文台徐聪研究员向导的国际团队,克日使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对宇宙中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举行成像观察,创造1个尺度约莫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比人类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
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系统,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敏捷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十分暗弱天体探测本事。该项天文重大创造及研究结果论文,北京时间10月19日夜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宣布。
徐聪研究员先容说,观察宇宙中的气体是天体物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起源都离不开原子气体,比方星系主要的演化历程就是不停从宇宙空间吸收原子气体然后将其转化为恒星的历程。射电天文波段可以大约对宇宙中的原子气体举行直接观察,中国天眼是当今世界上口径最大、敏捷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大约探测到远离星系中心的极其稀薄的弥散原子气体所收回的暗弱辐射,从而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翻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
中国天眼最新创造20倍银河系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展现了在远离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中心的外围空间存在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这些气体结构的形成很大约与“斯蒂芬五重星系”早期形成时,星系间相互作用的汗青有关,已经存在了约莫10亿年。
徐聪表现,这项创造对研究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提出了挑战,因为现有理论很难明释为什么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这些稀薄的原子气体仍没有被宇宙空间中的紫外配景辐射电离。中国天眼的这项观察结果预示着宇宙中大约存在更多这样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
据相识,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于1877年被法国天文学家斯蒂芬创造并以其名字定名,从创造至今,“斯蒂芬五重星系”一直是最受天文学界存眷的星系群,也成为美欧最新一代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第一批观察并首次向民众展示的5个目的之一。(完)